上海 “点亮”更多新闻文化元素
【特色】
中国报刊史上,望平街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条承载着中国新闻烙印的街道,这条街就是如今的上海市黄浦区山东中路(福州路至南京东路一段)。上海市在山东中路与汉口路周边打造全市首个新闻历史文化街区,已于去年年底启动更新改造。
山东中路与汉口路交会的街口是中国新闻历史文脉最为集中的体现之地。1918年,在史量才的主导下,申报馆(今汉口路309号)成为《申报》的报社大楼,生产印制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申报》。“可以说,中国报业的历史、今天与未来在此交互,新闻文化基因在此延续。”相关负责人说。
然而,由于这一街区从未进行过统一的改造升级,目前呈现的风貌较为杂乱,缺乏统一性与整体性。“打造新闻历史文化街区,既是为了抓住历史脉络、传承优秀文化,也是对当下街区治理路径的一次新探索。”
这一新闻历史文化街区将如何呈现?上海市给出的答案是——焕新老街区,传递文化能量,呈现一个可阅读、可游览、可体验的街区。
街区更新最重要的是让人感到舒服、便利。在山东中路东侧,原来的人行道较窄,花坛位置较高,人们走在路上感觉有些许压迫感,几乎不会有人停留下来。更新中,上海市将改造人行道与绿化带,形成与街区共享的开放式景观;增设一些可以坐下来的台阶,解决这段路几乎没有公共座椅的问题,让人们能坐下来欣赏街区风景。
此外,更多新闻文化元素将在街区中被“点亮”。申报馆是一座颇有看头的老建筑,但在街区中显得有些“灰头土脸”。在更新中,上海市拟通过打光、设置发光LOGO等方式“唤醒”申报馆,围绕《申报》主题装点展示橱窗,进一步凸显关于申报馆的城市记忆。在申报馆的对面,将更新“上报·解放源”广场,打造“NEWS”橱窗,通过艺术布展,用报纸的形式展现“历史上的今天”。
广西百色 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
【特色】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以“文旅结合、市民怀旧、慢行生活、历史风貌”为定位,紧扣“以红色文化为魂、以红色文化兴街、以红色文化引商、以红色文化兴旅”这一发展主线,将百色解放街打造成一个沉浸式红色主题历史文化街区。
去年年底,百色解放街开街进入试运营阶段。经过提升改造,如今的百色解放街摇身一变,成为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商业购物等功能于一体、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沉浸式红色主题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开街当天,百色解放街在千姿百色大戏楼、鹅城邮局、粤东会馆、云来茶楼等地,以真实的红色故事为基础,以“峥嵘岁月应有忆,踔厉笃行向未来”为核心思想,以街区实景场地为舞台,进行《投笔从戎》《星火燎原》《我的祖国》等7幕沉浸式红色剧目演绎,给观众带来“时光穿越”的沉浸感,帮助观众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内涵。“观看这个剧目时,我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感觉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一位观众说。
漫步在百色解放街,目之所及,古建筑的一砖一瓦、一阁一窗、一石一壁体现原汁原味,各式灯牌复古怀旧,街区内部业态丰富,引人驻足体验。 “除了有新的面貌外,还要把旧的建筑风貌保留下来。升级改造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建筑原有风貌,留住时代的印记。”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尽可能还原“老百色”风貌,升级改造百色解放街时,重点保护骑楼特色,在沿河西街建设亲水平台,修复建筑外墙,重现二码头浮桥,让身临其境的人唤醒记忆、留住“乡愁”。将红色文化与街区商圈功能深度融合,新建千姿百色大戏楼等文化场所,引进沉浸式主题商铺,不断丰富百色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和体验形式,讲好红色故事。
山东济宁 运河文化“创”出特色IP
【特色】
济宁方言小贴纸、“我爱济宁”毛笔字摆件……在山东省济宁市“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服务中心,整整齐齐地陈列着各种有趣的文创产品,每一件都细节满满,有着浓厚的“济宁味”。济宁市加强特色IP开发,还推出了文创盖章、书法题字、手工体验等形式,推动运河文化活态传承。
“我平时就对文化感兴趣,看到有打卡盖章的活动就来了。这些印章都非常精美,希望济宁文化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旅游。”在游客服务中心,市民柳女士正和朋友打卡盖章。“南池荷净”“太白晚眺”等任城古八景以及其他富有济宁特色的文化符号通过印章的形式展现出来,深受大家喜爱。
在如今的“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特色IP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游客可以漫步在石板路上,对照着文创印章欣赏古朴雅致的建筑和运河两岸的迤逦风光;可以坐一艘画舫,摇一摇手中的文创折扇,吹一吹晚风;可以去运河书屋,听着泠泠水声,打开一本书,插上文创书签……“我们把济宁文化用年轻人更喜欢、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相关负责人说,希望本地的年轻人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也希望能让更多人喜欢济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