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终于1月15日起恢复运行服务,高铁复通初期会恢复往来香港西九龙站至福田、深圳北及广州南的站点,以及新增往来广州东的服务。
这意味着,疫情期间,停运了近3年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恢复服务!
但对于深港双城来说,其意义更加重大,这意味着深港双城将重返世界舞台中心!
过去三年以来,深港金融排名,双双进入全球前十(据2022年GFCI“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2),深圳第9,香港第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居全球第二。
2022年,深港双城开始联手面向全球“抢人才、抢企业”!
2023年,开往春天的广深港高铁,再次满载希望与能量。
一 深港双城: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还有一个大趋势来了:深港合作正在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深圳梦在《深港正式通关!深圳超20片区利好提前落地!港企港人港校港府都要来合作了》一文中观察到:在2022年最后两个工作日里,深圳市政协七届第四十九次主席会议上,广东省政协委员曲建代表市政协调研组作总报告发言介绍,大数据分析显示深港合作已进入新阶段,具体有四点特征:一是港企由口岸片区向全市全域发展演变,新阶段的深港合作已经成为深圳全市全域的发展战略。二是跨界要素“货减少、人增多”,新阶段深港合作需要更加关注“人”的高效便捷流动。三是深港合作产业类型的变化,现代服务业的开放问题成为关注热点。四是合作主体发生了变化,新阶段深港合作主要是“四港”主体共同参与,由之前的港企拓展到了港人、港校、港府。
这个新趋势,在广深港高速铁路开进的深圳中部就有着鲜明的表达:
深圳地铁4号线是深圳第一条由港铁投资承建并运营的地铁线路,从南到北,从福田口岸到龙华,贯穿深圳中轴!
正因为有了港铁,深圳中轴变得越来越有想象力!比如,在2022年8月26日下午,龙华区人民政府、中电源动集团合作签约暨龙华区人民政府、港铁(深圳)、中电源动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龙华官方认为,中电源动内地总部落户龙华,并与港铁(深圳)携手开展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建设,标志着龙华数字能源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也为深港交流合作拓展了新的领域。未来,龙华还将谋划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数字能源重大项目,落实落细深港交流合作。>>龙华+港铁大动作!深圳首个地铁分布式光伏项目来了,年供130万度绿色电
此外,就在深圳北站片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所深港融合示范性学校——香港培侨书院深圳龙华信义学校已正式开学,2021年首年招收香港学生约1000名……前香港特首曾给予高度评价:“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港深合作的另外一个意义重大的民生项目”。>>深圳又一家港人子弟学校落地!香港培侨书院深圳龙华信义学校来了
与此同时,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也来了,该中心一经启用,《深圳市龙华区关于支持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建设扶持若干措施》立刻施行,为港澳企业提供了包括在引进落地、创新创业、孵化成长等领域极具竞争力的扶持政策。
二 深港双城:13大中心即将全面引爆!
笔者观察到三大底层逻辑:
针对首份施政报告里提到香港要“抢企业”“抢人才”,李家超认为:用“抢”这个字,是要强调一个主动意识,是主动到要跟别人竞争的程度。我相信这个态度对结果非常重要,将影响执行政策的人。同时,我们也要告诉世界,香港特区政府是主动的,以往我们基本是被动等着人才上门,现在是主动去“敲门”,并告诉大家我们有很多新政策。
由此可见,香港新一轮的发展有一种等不及、坐不住、慢不得的心态!这也是香港在通关恢复期后,尽快推动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尽早恢复运营的重要动因。
这些在深圳中部的龙华区已产生积极的反应!
1月6日,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区委书记王卫代表中国共产党深圳市龙华区委向大会作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建设“数字龙华、都市核心” 为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的报告,为全面建设“数字龙华、都市核心”作出全面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龙华这次大会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找准龙华在深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
一是必须全面融入“五个中心”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主力承担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引领区、时尚消费活力区、低空物流先导区、产融结合示范区。
二是必须全域推进数字化发展,坚定数字化发展方向,深化数字化发展实践,再创数字化发展优势。
三是必须打造人城产深度融合的都市核心,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进信用城区建设,打造未来城市展示窗口。
与此同时,龙华会议中特别提到要差异化建设六大重点片区:包括北站国际商务区、九龙山数字城、龙华超级商圈、鹭湖中心城、大浪时尚特色小镇、观澜文化特色小镇,总面积为104.62平方公里,约占龙华全域面积的60%。
在此,我们首先把目光投向龙华第一个重点片区——北站国际商务区。龙华区党代会报告提出,将深圳北站打造成为人才来深创新创业第一站,与就业第一站形成“双站效应”。
深港双城的金融正在从核心区外溢扩散,比如香港向前海扩散为深港国际金融城,前海扩散到宝安湾滨海国际金融中心,福田金融正扩散为香蜜湖金融中心,罗湖金融正在扩散打造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南山、福田、罗湖金融资源分别扩散至深圳湾科技金融核心区、北站产融结合示范区和盐田特色金融集聚区。
此外,《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将深圳北站定位为产融结合示范区:充分发挥深圳北站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优势,积极打造产融结合示范区“四区两平台”:聚焦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打造金融服务集聚区、金融科技引领区、供应链金融创新区、金融安全示范区。依托深圳科技创新成果,设立区域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依托区块链相关技术,打造创新、持续、精准、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加强与深圳市现有金融功能区错位互补、协同发展、形成合力,打造深圳新的金融增长极。>>重磅!深圳一口气宣布打造4个金融中心,对标纽约伦敦,再造7个增长极!附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如上,你发会现一个融合深圳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商贸中心等功能正在北站聚集。
深圳北站枢纽地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整合深化成果,来源:深圳市龙华区融媒发布、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
当然,你还会发现,龙华先进制造业主力承担区定位开始清晰起来:
2022年,龙华区谋篇布局“11+4”产业集群,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形成(包括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现代时尚、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新能源群、安全节能环保、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以及4大未来产业:区块链、细胞与基因、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空天技术)。龙华区还建立湾区首家一站式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灯塔工厂数量均居全市第一。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高企业总数突破3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总量增长2.5倍,增幅居全市第一。
富士康、华为、迈瑞医疗,以及龙华2022年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项目总投资超900亿元,迈胜医疗等104家重点企业密集落地,都让龙华有底气成为深圳先进制造业主力承担区!
龙华第二个重点片区——九龙山数字城也代表了龙华北60平方公里、产值超万亿数字经济圈再造一个龙华的信心!数据显示:2022年,龙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产出高于传统企业增速6.5个百分点。2022年,龙华区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比上一年新增24家,达到82家,预计全年实现总营收81.3亿元,增速由第一季度的-7.9%增长到4.23%,提升了12.13个百分点,提速位居全市11个区前列,不仅扭负为正,而且实现了快速增长。

笔者注意到,龙华区二届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挥高铁15分钟直达香港的交通优势,全国加强与港澳交流合作!
而深圳与香港第一个最大差异化就是制造业。令人欣慰的是,龙华正借北站效应“把全世界的市场作为我们的市场,全世界的资源作为我们的资源”。
会议报告在扩大对外合作中很自信地提出:以富士康、丰宾电子等龙头企业为基础,建设台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加强与韩国、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贸易合作,吸引全球更多资本、产业、人才汇聚龙华。
龙华第三个重点片区——龙华超级商圈,正在推进海岸城等城市更新项目,打造年轻化、高品质、有活力的世界级未来消费体验中心。这与香港的国际商贸中心和深圳的消费中心形成交互、碰撞。
笔者认为有创意的是,将龙华两大重点片区:超级商圈+大浪时尚特色小镇,结合起来就是“时尚消费活力区”。
未来可以想象的是:15分钟的距离可逛深港两大超级商圈,消费天堂指日可待。
说到龙华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引领区定位,就不得不提龙华的又一重点片区——鹭湖中心城,这里正在加快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建设打造深圳北部新中心。
近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新闻让国人为之骄傲!新年伊始,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迎来重大突破——“深圳制造”的我国首台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应急获批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急启动ECMO专项攻关任务,动员深圳、上海和北京三地政府组织产学研医团队开展ECMO攻关。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联合深圳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组成攻关团队,代表深圳承担任务。
深圳团队经过900多天的技术攻关,终于率先研制出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推动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发展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国家应急批准!工信部紧急启动!深圳又填补一国内空白,“救命神器”来了!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图片来源:深圳龙华、龙华融媒)
作为全球疫情中有效降低重症死亡率的“救命神器”ECMO诞生地的龙华,也自然被高度关注。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于2020年4月获工信部批复组建落地龙华。国创中心产业孵化基地位于龙华区鹭湖中心城锦绣科学园三期,以“新型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基金+产业联盟”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构成。
据官方介绍:未来,国创中心及产业孵化基地,将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物理空间、产业研发服务、创新平台支撑、产业资源对接等全链条产业孵化方案,打造未来医疗器械“独角兽”摇篮。
随着国创中心联合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迈瑞医疗与汉诺医疗共同合作研发ECMO“一战成名”,龙华已聚集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头部企业,以及普门科技、国创惠康、硅基仿生、好克医疗、汉诺科技等一大批潜力企业,鹭湖中心城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建设,以及龙华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引领区有了一定的物质、技术支撑!
在深港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的定位下,龙华按照发展新兴业态的要求,一个新定位——“低空物流先导区”也诞生了,令人期待!龙华加快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无人驾驶航空技术研发应用,以低空物流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积极打造一批服务于全国全球低空经济发展的领军企业,全力抢占现代物流新领域的关键制高点。
此外,龙华未来连接航空枢纽的优势也极为明显。深大城际(地铁33号线)连接宝安机场与惠州大亚湾的城际轨道之间,在龙华设有两站。据规划,从民治北至宝安机场T4枢纽只有4站,从龙胜出发只有3站,仅需10分钟左右。

最后,可以关注下过去三年的一个大变化:位于广深港高铁西九龙高铁站片区的香港故宫于2022年7月3日正式开馆,这为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也提出要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惯例、国外经验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涵养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
而龙华的第六大重点片区——观澜文化特色小镇,正体现出深圳的特色文化,目前正推进观澜古墟开墟,推出历史文化、艺术体验等主题线路,打造深圳文化新地标。深港文化的共融一定是多姿多彩!
当然,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独特优势,正扩散至前海与河套,作为深圳中部新晋的都市核心区——龙华也必将受益。
2023年在广深港高铁正式恢复通车之际,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到深圳中部,这里正要释放深圳重返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信号!
这里不仅有最强的现代交通优势,还有最强的金融、科技优势。
15分钟,深港双城重启,一条高铁连接深港两大都市核心,香港“八大中心”与深圳“五个中心”,正在深圳中部激荡、交流、汇聚!这不仅是中部的机遇,更是深圳向东、向北、向西的机遇!“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正成为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势能!
2023年,从深圳中部出发,向世界进发!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深圳龙华、龙华融媒 一图读懂龙华区二届二次党代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