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承板
  • 铝幕墙
  • 止水带
  • 泡沫板
  • 吸音板材料

马鞍山雨山区:劳务公司来“牵线” 强村富民有“门路”

   日期:2022-09-22     浏览:84     评论:0    
核心提示:9月15日,天空飘着细雨。采石河上,雨山区采石街道芦场村村民贺昌彬和同伴身穿雨衣,驾着轻舟,划桨而来。一个上午,巡堤查险、疏通涵口、清理水面、劝阻违钓他们很是忙碌,却干
 9月15日,天空飘着细雨。采石河上,雨山区采石街道芦场村村民贺昌彬和同伴身穿雨衣,驾着轻舟,划桨而来。一个上午,巡堤查险、疏通涵口、清理水面、劝阻违钓……他们很是忙碌,却干劲十足。“通过村里劳务公司,我成了采石河巡护员,不仅能就近照顾家里,一个月也有四五千元稳定收入。”贺昌彬说。

有了生计,才有生机。近年来,芦场村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党建引领,盘活劳务资源,创新劳务模式,发展劳务经济,强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有产业、有项目、有门路的强村富民新路子。

“五清”领航 探索劳务服务新模式

芦场村位于我市主城区西南角,紧靠长江东岸,连接马鞍山经开区和采石风景区。特殊的区位,赋予了它特殊的使命。新型城镇化脚步加快,村里房屋、土地陆续被征;长江大保护渐成共识,村里企业相继退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缩减,村“两委”开始“捉襟见肘”。

特殊的区位,同样带来特别的机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保护长江久久为功,对人力资源、园林绿化、保洁服务等需求日益增长。“我们村有闲散劳动力,何不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开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沙开兵发出了疑问。

在他的组织下,村“两委”开展大讨论,外出考察学习,沉下去、走出去,拓宽发展思路,加强产业谋划;多次召开村民小组会、党员大会,问策于民、问计于民,收集200多条意见建议……发展劳务产业的共识开始凝聚。

2019年,芦场村通过“党建+公司+村民”发展模式,投入资金80万元,正式注册了一家劳务公司,建立起“发展方向要清,经营理念要清,内部管理要清,增收节支要清,利润分配要清”的管理规章制度,“五清劳务有限公司”开始投入运营。同时,村“两委”精准摸排就业情况、分门别类生成就业画像、多维度开展就业培训,坚持“一个不能少”,全面摸清辖区劳动力人口和务工需求。

劳动力底子摸清了,劳务平台也搭好了,原本零散的、自发的、无序的村民务工就业通过五清劳务有限公司这一“桥梁”转变为统一派遣、高效对接、稳定就业的规范劳务产业,芦场村创建了从“单兵作战”到“集体冲锋”的劳务服务新模式。

“三方”共赢 敲开乡村振兴幸福门

万事开头难。为打开市场,芦场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收集信息,认真梳理线索,主动出击洽谈。采石河芦场段近1000亩水面的巡查养护,成为了芦场村必争的项目。“采石河里的水白菜繁殖能力极强,我们投入了大量的劳力进行清理,确保了水面清洁。”沙开兵表示,今年劳务公司更是改变“策略”,开展常态化清理,最终以科学的管理方式赢得了该项目的持续签约。

现如今,村党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过挖掘优势、撬动资源,先后打开了劳动服务、园林绿化、挖土工程、保洁服务、管道水电安装等项目市场,先后承包了滨江杨树林治理飞絮、长江东岸护坡除险、村庄道路两侧卫生清理等项目,不仅使芦场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51.6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02.8万元,还解决了近百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公司求发展、村民学技术、村集体增收入的“三赢”局面。

“有了村里的鼓励,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早日为社会做贡献。”拿着河海大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芦场村转盘自然村的许莹莹领到了村里发放的3000元补助。而在今年的开学季,芦场村里领到补助的大学新生已有22人,领取金额达3.7万元。

集体“腰包”鼓起来,村民的“红利”也多起来。芦场村始终坚持发展惠民、发展利民,充分利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扩大集体产业,改善公益事业,强化村民基本生活保障。该村率先实行了村民大病医疗救助补助制度,村民看病费用达到2000元以上的,按比例给予救助;对70岁以上老人的医疗保险,由村级全额支付;对考取大学的孩子给予1000元、2000元、3000元不等的补助,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了发展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邓婷婷  刘辉 陶慧)

 
 
(责编:黄艳、金蕾欣)
 
打赏
 
更多>同类头条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