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指出,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
张天任在调研中发现,技术工人队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技术工人市场供需不平衡。从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对比看,求职人员技术等级构成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技术等级仍有差距,职业供求不匹配问题依然存在,技能人才总量无法满足市场有效需求。
二是高层次技术工人的待遇不够高。技术工人工作强度大,薪酬、福利待遇较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企人员,尚有一定差距。这也直接或间接导致技术人员的流失,不利于高层次技术人员、大国工匠的培养。
三是职业技术人才流动大。招人难、留人更难,技能人才外流问题依旧难以有效解决。尤其在春节以后,技术工人异地择业的现象非常突出。企业当年招来的技术工人通过培训、上岗成为熟练工后,在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就有离开原企业的现象。
张天任认为,新型技术工人是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加快新型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张天任建议:
一是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的导向作用。结合各地特色优势资源、产业结构和高质量发展需求,优化人才政策导向,特别是在技术工人方面增强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激励政策,特别是加大对制造业单项冠军等龙头企业的核心人员的激励,激发创业创新的热情。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技能型人才的扶持力度。技能型人才是撑起制造业的中坚力量。建议加大对技术工人引、育和扶持力度,不断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培育体系,加强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定期组织技能培训、业务沙龙、骨干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技术工人专业素质,着力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产业人才队伍”。指导各地建立完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积极孵化培养工匠人才。
三是进一步破解产业人才的急难愁盼。建议建立分层分类人才子女入学协调机制,落实好产业人才住房、医疗、签证、落户等优惠政策。统筹用工补贴,尤其是发展急需和社会紧缺型技能型工人,由第三方认定技能评定后,直接给予补贴,从而引育更多的技能型的工人。加强产业人才的社保和福利保障,鼓励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