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程技术

教育高质量发展|贵州大学: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来源:贵州日报2024-02-29 10:17195
 深入矿山车间,详细了解一线生产经营情况;与企业工程师和专家座谈交流,了解行业前沿科技和创新成果……近日,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工程师-岩溶矿井突水机理研究与防治服务团队,来到贵州磷化集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矿业行业的现状与挑战。这为我们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岩溶矿井突水机理研究与防治服务团队成员说。
 
岩溶矿井突水机理研究与防治服务团队在贵州磷化集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贵州大学首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也是国家专业博士点西部教育提升计划重点方向之一,贵州大学资环学院环境专业工程博士点深化教育改革,以“学校+企业”培养方式,立足解决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在生态修复、资源勘查、矿山安全、乡村振兴等领域,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为贵州“四新”“四化”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解难题,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如何突破生态修复关键核心技术?环境专业工程博士生们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扎根矿山一线!
走访村民,调查地表岩溶发育,对平路河不同河段进行取样、送检分析,监测鱼洞泉流量及水质……这是“博士工程师”-矿山废水治理团队负责人郝海洋带领队员驻扎基层半年多来,在鱼洞河流域及附近村庄开展废弃煤矿酸性废水污染机制与预控技术研究的忙碌足迹。
“我们利用水文地质勘查、水环境化学分析、持续监测等综合技术手段,调查了鱼洞泉上游补给区环境地球化学条件,旨在为喀斯特地区废弃煤矿群污染的大型岩溶泉多源污染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后续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郝海洋说。
 
矿山废水治理团队成员在凯里市龙场镇实地调查
在污水处理方面,来自贵州云信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的博士生袁菊,入学以来,将课堂带到了遍地污水的臭水沟,又将美丽漂亮的“七彩湖”带回课堂。
湖水碧波荡漾,水鸟翩跹,市民们在湖边的步道上散步观光……走进贵阳市白云区七彩湖公园,处处可见生态和谐、市民悠然自得的画面。
七彩湖原为白云区鸡场村的废弃鱼塘,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密集,排污量大增,水体流动性较差,富营养化严重。袁菊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实施了七彩湖再生水厂项目。
“项目采用中国水环境集团自主创新的下沉式再生水生态系统,实现土地集约的同时将河湖生态系统健康作为重要指标,与水厂建设、提升相结合,实现了‘厂网湖’一体化运维。”袁菊说。
袁菊还把项目实施的工作经验、技术创新等带到了课堂上,与大家互动交流,实现“以研促教、以研导学,学研结合、教学相长”。
 
重点生态功能区(关岭县)生态状况变化研究团队开展项目研究
在生态保护方面,博士生来楷迪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喀斯特地区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团队利用“天空地”一体化调查技术、生态学和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对关岭县生态状况开展遥感调查评估,掌握生态系统变化特征,总结生态保护成效,识别主要生态问题,提出生态保护修复对策建议,取得了良好效果。
促发展,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2年底,国内地学权威期刊《地质论评》报道,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生谯文浪等,在贵州黔西、播州、湄潭、绥阳、桐梓等地上二叠统龙潭组底部铁铝质粘土岩发现稀土、铌、锆和锂等关键金属异常富集层,该发现为贵州关键金属矿产找矿开辟了新的领域。
自入学以来,矿产勘查方向的博士生谯文浪、蓝宝锋、谢小峰、杨炳南等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贵州省重大协同创新项目为契机,服务贵州新能源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页岩气、关键金属、锰、铅锌等矿产找矿中实现再突破。
 
博士研究生谯文浪在矿区开展科研
来自贵州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2地质大队的博士生谯文浪,围绕贵州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主持《黔北晚二叠世煤系地层中稀土、锂等关键金属元素富集特征及赋存形式研究》科研项目,对黔北煤系地层中锂、铌、钽、锆等关键金属矿产分布规律开展研究;
来自贵州能源集团的博士生蓝宝锋,围绕贵州省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作为总指挥兼项目负责人主持贵州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大协同创新项目《贵州省页岩气效益开发关键技术及工程试验》,开展了向斜中浅层页岩气地质评价、优快钻井、低成本差异化压裂、科学排采工艺、绿色环保开发等5大关键技术攻关;
 
蓝宝锋(中)在现场为团队人员讲解技术难点
来自贵州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3地质大队博士生杨炳南,主持了贵州省科技厅项目《贵州省深部锰矿地球物理精细探测新技术研发》和贵州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矿产资源数字化勘查开发技术推广》,并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
来自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3地质大队博士生谢小峰,主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毕节试验区赫章县猪拱塘铅锌矿深部及外围地质三维空间调查评价》,为黔西北铅锌矿的进一步找矿突破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敢为人先,前赴后继。“溪山一期”学子在各个领域敢于作为,勇于开拓,极大地带动了“溪山二期”学子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
来自114地质大队的“溪山二期”工程博士生李强,完成学校课程学习后,立即奔赴一线开展博士课题研究,承担了“毕节试验区金沙县平庄-五龙、七星关区王丰矿泉水勘查项目”工作。
 
李强(右二)带领团队考察地下水项目
李强说,“我们的团队坚持集成创新,通过大数据挖掘与优选勘查区块、多学科融合与物探精准定位、绿色钻探验证与多手段精确评定等举措,首次在省内发现稀有的硒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实现水质、水量双突破。”
据介绍,该团队找矿成果向社会公布以来,多家市场企业表达了投资开发愿望。据测算,小里社区每年29.24万方的硒锶矿泉水经济价值可达35亿元,通过招商引资助推项目落地后,经济社会效益将进一步突显。
“一期的师兄师姐给我们开好了头,我们二期也绝不掉队,努力赶上,力争赶超。”李强说。
强融合,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学与研的无缝衔接和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学研相长。环境专业工程博士点强化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立足解决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构建起高质量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带领课题组一起深入现场,与一线班组同上同下,成功解决了矿区瓦斯抽采条带难的问题;大力推进瓦斯抽采精细化示范矿井建设工作,改变以往瓦斯频繁超限的被动局面,采掘工作面实现了安全采掘;邀请贵州大学矿业学院专家技术团队到矿“传经送宝”,发挥学校独特优势,立足煤矿急需的瓦斯治理、产能释放、智能化等,开展企校合作……
 
矿山安全服务队进行井下相关研究工作
来自林东矿业龙凤煤矿的博士生兰红自入学以来,与团队成员一起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不仅获得了多项授权发明专利,还推进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为行业系统内相关领域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治理经验与模式,实现了在实践中成长、在创新中成才,也让他收获了“矿工博士”的赞誉。
“要实实在在把学校所学理论与单位安全生产搞好,把队伍带好、管好,这是初心,更是使命。”兰红说。
与兰红一样,博士生张林、陈庆港积极带领团队深入矿区,围绕解决西南喀斯特地区深地资源安全高效开采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为贵州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贵大智慧与贵大力量。
 
“博士工程师”开展井下巷道现场监测
“要解决西南喀斯特地区深地资源安全高效开采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我们扎根于现场、创新于现场、成长于现场。”陈庆港说。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环境专业工程博士生们聚焦解决行业系统技术难题,提供安全生产治理经验与模式,为地方、企业推荐科学的技术方案。
2023年9月,由博士生方思傑组建的固废资源化利用团队完成的《工业固废“清道夫”-全球固废资源再生利用行业开拓者》项目,在“建行杯”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贵州省赛决赛中获得金奖。
 
方思傑为团队讲解核心工艺
方思傑不仅组建了研究团队,还成立了贵州明和基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多位长期研究固废资源化利用方向教授、老师、专家的指导下,对现有火法冶炼的“单一”技术进行技术集成与创新,采用“火法+湿法”集成工艺回收金属汞、硒,通过集成多金属分离富集系统、卧式自动电热式蒸馏炉、尾气分子筛集成技术等,实现了含汞硒酸泥的高效环保处置利用。
来自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博士生张兵兵,以科技特派员身份参与剑河县百亩金丝皇菊的种植指导,联合贵州优农益康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农科院等多家单位在柳旁村开展了《金丝皇菊引苗及标准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带动100余人就业,实现增收35万元。
 
农户采摘金丝皇菊
送技术下乡助力乡村振兴,走进工厂矿山为企业创新问诊把脉……贵大的青年学子们在基层实践中磨炼品格意志、淬炼本领能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打赏

上一篇:代表建议|张天任:加大对技术工人引、育和扶持力度

下一篇:《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头条资讯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
  • 账号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